- A+
本文标签:来那度胺适应症
甲胎蛋白的早期降低能预测索拉非尼(sorafenib)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
日本武蔵野红十字医院的Kuzuya T等最近发表文章,报道了甲胎蛋白的早期降低能预测索拉非尼(sorafenib)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内科李文东
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(sorafenib)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(AFP)和脱-γ-羧基凝血酶原(DCP)的早期变化与早期抗癌治疗反应的关系。48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纳入研究,其中男性38例,女性10例,平均年龄69.9±10岁。该研究检测了基线以及治疗后2、4周的AFP和DCP水平;并根据RECIST标准,开始索拉非尼(sorafenib)治疗后4周评估抗癌治疗的效果。通过将患者分为部分缓解(PR)+疾病稳定(SD)组和疾病进展(PD)组,分别比较了每个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(比率以基线水平为准)。结果在索拉非尼(sorafenib)开始治疗后2周和4周,32例PR + SD组的AFP比率分别为0.88(0.28-1.79)和0.88(0.07-3.17),都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16例PD 组,后者的AFP比率分别为1.24(0.74-2.12)和1.63(0. -7.35),有统计学意义,p值分别为0.002和0.002;而DCP比率在PR + SD组和PD 组都升高,没有统计学差异(分别为p = 0.178,p = 0.065)。
研究结果表明,索拉非尼(sorafenib)开始治疗后2周和4周的AFP比率可能有助于预测抗癌治疗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早期DCP升高也不一定说明索拉非尼(sorafenib)治疗失败,因为不管治疗有效或无效,DCP都会升高。
药道网—药到病除,助力生命。汇聚全球药品资讯:来那度胺药品说明书
- 微信咨询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WhatsApp 沟通
-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
-